第一金融网 > 资讯

每年此时,她和小伙伴们都会来这里“上岗”,7年已累计服务时长1万小时

时间:2024-11-06 19:38:22来源:东方网阅读量:2577  阅读量:10594   

中午时分,通往国家会展中心的二层步廊上阳光正好,来自闵行志愿服务岗亭的“蓝马甲”陈晓雪正微笑着答问询者的问题,不时还要翻看手机群内信息。她的笑容在阳光映照下,格外温暖灿烂。

这是今年第七届进博会期间叶冬兰和她的团队小伙伴们在志愿服务中普通的一幕。陈晓雪手中翻看的,是叶冬兰组织的第七届进博志愿者群共享的“进博志愿服务问答清单”。清单涵盖了诸如“国家会展中心怎么走?有多远?外币在哪兑换?取款机在哪?”等常见问题。每当遇到新问题,志愿者们就会及时更新这份清单,为后续服务提供便利。

“做好进博志愿服务,需要发挥合力。细节也很重要。”作为连续七届参与进博会志愿活动的“老面孔”,叶冬兰经验丰富。

叶冬兰不仅自己连续7年参与进博志愿服务,还带动社区内超过500名志愿者加入长期服务进博会行列,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万小时。2018年首届进博会时,叶冬兰就带领晶晨公益组织社区志愿者参与进博会的服务保障工作。2023年第六届进博会前夕,招募企业白领、社区居民3000人,组建核心服务团队“晶晨公益——绿叶青年突击团队”。如今,核心团队已发展至32人,团队成员包括社区里的公益达人、住在新虹社区的大学生等,青年队员比例达45%。

为了让志愿者以更专业的姿态迎接全球宾客,更好地提供文明宣传、文明引导、信息咨询、语言翻译、医疗应急服务等志愿服务,叶冬兰还在10月底专门为“绿叶青年突击团队”等志愿者进行专项培训。

“在进博会的志愿服务中,我们不仅需要微笑,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叶冬兰在培训会上说。她要求志愿者们熟悉场馆周边的重要信息,不仅限于文字上的了解,更要在实践中去掌握。为此,她组织多次现场实训,带领志愿者提前熟悉每个服务点的环境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在虹桥枢纽、国家会展中心以及周边的地面道路和地下通道,叶冬兰团队的志愿者们热心地帮助着每一位需要指引的客人。无论是帮助寻找进站口、指引外币兑换处,还是协助外宾办理酒店入住,面对面地解决问题是他们的职责。在这背后,叶冬兰团队精细的人员调配和后勤安排,确保了每位志愿者在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

志愿者小刘在岗亭分享说:“一整天的服务虽然累,但每次看到客人的微笑和赞赏,我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样的话语道出了每一位志愿者默默付出的努力和对未来的期许。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微笑和服务能让每一位参与者感受到上海的温暖。” 叶冬兰常常这样说。在她的带动下,每一位志愿者都努力成为进博会的“东道主”,用实际行动展示新虹社区的文明风采。在叶冬兰的影响下,公益的种子在新虹社区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她的团队。“公益不分大小,志愿者精神在于每一个小小的行动。”这是叶冬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她一直以来的座右铭。

像叶冬兰这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今年,闵行区委社会工作部联合14个街镇招募的1500余名城市文明志愿者,分别来自机关事业单位、高校、社区以及“两企三新”等不同领域。聚焦进博场馆周边、交通枢纽、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商业广场、公园景区、窗口单位、交通路口8大重点区域,闵行统筹安排建立第七届进口博览会城市文明志愿服务站(岗)117个,发布“闵行区第七届进博文明志愿服务地图”,构建起密集高效的志愿服务网络。

11月3日-10日期间,各志愿服务站每天不间断地开展交通引导、信息问询、秩序维护、应急救援、语言翻译等服务工作,总计安排1848班次,共计5616人次。为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闵行区协调华东师范大学遴选了60余名语言类志愿者,在核心区域重点岗位均配置了1-2名语言类志愿者为来宾提供翻译工作;联合民族志愿者服务队肩负服务进博会、传播中华文化、讲好民族团结故事的任务。

据统计,进博会开幕第一天,闵行全区共安排1108人次上岗服务,其中进博会场馆周边“五亭一岗”服务问询人次2800余次,充分展现志愿者们良好形象,为进博提供优质服务,确保进博会期间各志愿服务站点发挥应有作用,成为便民服务的窗口、文明服务的窗口、形象展示的窗口,传承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断放大在家门口举办进博会带来的志愿服务溢出效应。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